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  学习指导

中国将研制全国产化4500米级潜水器 2018年完工

2012-07-19  来源:南方日报  进入论坛

 

 

  “蛟龙”归来,但参与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试的技术人员们片刻没有休息,一登陆便开始参加内部各类技术研讨会,向留守在陆地上的专家、领导们报告海试取得的成绩、发现的问题,一起构思中国深海探测的未来。

  其间,记者专访了“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以及此次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

  崔维成透露,潜水器研发人员已制定下一步研发任务:开展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主要包括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锂电池、推力器,最终研制4500米级全国产化潜水器。据悉,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底完成研制。在此之后将完成潜水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

  7000米级海试成功

  “蛟龙”全部性能得到验证

  记者:7000米级海试成功,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哪些世界级的突破?

  徐芑南:通过这些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全面验证了潜水器的各项性能和功能,充分说明“蛟龙”号具有在占世界99%以上的海域进行海底作业考察调研的能力。

  试验对“蛟龙”号本体系统、水面支持及母船系统共313项功能、性能、指标和作业内容进行了逐一验证,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了多次试验和验证。还取得了丰富的海底科学作业成果,包括海底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地质样品和深海水样,以及大量的海底影像资料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等。

  崔维成:除了“蛟龙”号在7000米深度的安全性得以确认、功能和性能得以实现外,尤其要说明的是,它在国际深潜界,应该说是树起了一个新的标杆。

  因为其他国家的大深度载人深潜器试验中,对设计的最大深度试验都只有一次。而我们这次7000米级海试中,其中5次实际上都算得上是7000米级的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的纪录。

  刘峰:“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海底发现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科学现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使用载人潜水装置到达深海现场进行环境调查采样作业的最佳范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观测采样方面具有的定位精确、信息丰富、低扰动等优势,是使用传统海洋观测方法难以实现的,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跻身国际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在全球大洋开展深海资源勘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带着诱饵下潜7062米

  海底生物跑出来“搬食物”

  记者: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沟,此次下潜,你们在海底看到了什么?

  刘峰:此次海试,我们在海底山沟的两侧和山沟底端进行了下潜作业,为了执行不同的下潜任务,我们安排了6次下潜,其中在一侧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生物,通过视频以及取得的生物样品,初步判断有11种我们未见过的生物,至于是否是新物种,我们将会请生物学家进行验证。

  记者:每次下潜看到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崔维成:我们第2次下潜,到达了海下6965米,那个地方很荒芜,就像一片荒漠,我们以为在那块海底看不到生物,可是在我们第3次下潜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些微生物,不过并不多。

  第5次下潜,我搭乘“蛟龙”到达了7062米,我们专门制定计划寻找海底生物,于是带了诱饵下去,一放诱饵,很多生物都从海底的沉积物里爬了出来,原来它们都生活在那里。见到诱饵,这些生物像蚂蚁搬家一样,出来搬。海参、小虾、大鱼等等也全都游了过来。

  但到第6次下潜的时候,又不一样,那一次我们航行了半个小时,进行观察,看到了有几种不同的景观,一开始看到石头比较多,比较大,再过了一段,我们看到一块海底,那里好像刚刚地震过一样,石头坍塌得很乱,很荒凉。

  我们感觉海底地质真是非常多样,即使在那么小的一块区域,也如此丰富。这些景观都被我们记录下来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打造深海机械能力

  下一步关键是潜器技术国产化

  记者:此前各位已经披露,未来3至4年,“蛟龙”号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在此阶段,我国要做什么来提升深海下潜设备、深海机械能力?

  徐芑南:虽然7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但“蛟龙”号的路还很长。未来3至4年,我们将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在总结“蛟龙”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还将开展常用工作深度专用深潜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这里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完善深海运载器的系列,作为深海运载器,有缆控水下机器人、无缆水下机器人、载人潜水器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深海调查梯队,形成合力。

  要建造和完善载人深潜器的工作母船。要完善深海作业工具。现在载人潜水器只是提供了搭载平台,未来更需要发展让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所需的作业工具,包括取样器、生物筐等。

  金建才:我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潜水器部件的国产化以及潜水器谱系的研发。虽然,此次7000米海试非常成功,但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意识,在深海潜水器建设的整体上来看,毕竟我们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利用海试成功的机会,来促进技术装备的发展,这里的改进空间很大。

  记者:能否举一个例子?

  金建才:比如,“蛟龙”号某些关键部件的备件备品国产化水平亟待提高,业务化运行的系统配套能力尚须加强。业务化运行的支撑条件尚不具备。

  “向阳红09”船作为试验母船尚可,但不具备作为支撑母船开展业务化应用的条件。建造新的工作母船已是刻不容缓。维护保障能力目前也不完备。

  作为“蛟龙”号存放、维护保障基地的国家深海基地建设,至今还未动工。随着“蛟龙”号海试工作的结束,基地建设步伐需要加快。我们也缺乏业务化运行的专业队伍。最后,我认为,建立一套开放共享的应用机制仍需时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共享机制,即便投入业务化运行,也难以充分发挥“蛟龙”号的效用。

  现在是“蛟龙”号进行业务应用的大好时机,我们要以“蛟龙”号海试成功为契机,推进发展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发“蛟龙2号”、“蛟龙3号”等一系列不同深度级别的载人潜水器。

  记者:对于潜水器技术的国产化,目前是否已经有计划?

  崔维成:已经有计划,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目前,“蛟龙”号已实现60%的国产化,40%的设备采购自国外产品,不过最关键的动力系统、生命支持和载荷应急抛载系统都由自己研制。

  下一步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任务:研发45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器,将其中的设备和技术全国产化。其中,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潜水器用锂电池以及国产推进器,是我们目前正在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

  从国内的科研需求来说,4500米级的潜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也很经济实用,相比“蛟龙”号可以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

2012-07-19  来源:南方日报  进入论坛

 

 

  “蛟龙”归来,但参与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试的技术人员们片刻没有休息,一登陆便开始参加内部各类技术研讨会,向留守在陆地上的专家、领导们报告海试取得的成绩、发现的问题,一起构思中国深海探测的未来。

  其间,记者专访了“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以及此次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

  崔维成透露,潜水器研发人员已制定下一步研发任务:开展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主要包括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锂电池、推力器,最终研制4500米级全国产化潜水器。据悉,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底完成研制。在此之后将完成潜水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

  7000米级海试成功

  “蛟龙”全部性能得到验证

  记者:7000米级海试成功,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哪些世界级的突破?

  徐芑南:通过这些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全面验证了潜水器的各项性能和功能,充分说明“蛟龙”号具有在占世界99%以上的海域进行海底作业考察调研的能力。

  试验对“蛟龙”号本体系统、水面支持及母船系统共313项功能、性能、指标和作业内容进行了逐一验证,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了多次试验和验证。还取得了丰富的海底科学作业成果,包括海底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地质样品和深海水样,以及大量的海底影像资料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等。

  崔维成:除了“蛟龙”号在7000米深度的安全性得以确认、功能和性能得以实现外,尤其要说明的是,它在国际深潜界,应该说是树起了一个新的标杆。

  因为其他国家的大深度载人深潜器试验中,对设计的最大深度试验都只有一次。而我们这次7000米级海试中,其中5次实际上都算得上是7000米级的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的纪录。

  刘峰:“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海底发现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科学现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使用载人潜水装置到达深海现场进行环境调查采样作业的最佳范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观测采样方面具有的定位精确、信息丰富、低扰动等优势,是使用传统海洋观测方法难以实现的,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跻身国际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在全球大洋开展深海资源勘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带着诱饵下潜7062米

  海底生物跑出来“搬食物”

  记者: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沟,此次下潜,你们在海底看到了什么?

  刘峰:此次海试,我们在海底山沟的两侧和山沟底端进行了下潜作业,为了执行不同的下潜任务,我们安排了6次下潜,其中在一侧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生物,通过视频以及取得的生物样品,初步判断有11种我们未见过的生物,至于是否是新物种,我们将会请生物学家进行验证。

  记者:每次下潜看到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崔维成:我们第2次下潜,到达了海下6965米,那个地方很荒芜,就像一片荒漠,我们以为在那块海底看不到生物,可是在我们第3次下潜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些微生物,不过并不多。

  第5次下潜,我搭乘“蛟龙”到达了7062米,我们专门制定计划寻找海底生物,于是带了诱饵下去,一放诱饵,很多生物都从海底的沉积物里爬了出来,原来它们都生活在那里。见到诱饵,这些生物像蚂蚁搬家一样,出来搬。海参、小虾、大鱼等等也全都游了过来。

  但到第6次下潜的时候,又不一样,那一次我们航行了半个小时,进行观察,看到了有几种不同的景观,一开始看到石头比较多,比较大,再过了一段,我们看到一块海底,那里好像刚刚地震过一样,石头坍塌得很乱,很荒凉。

  我们感觉海底地质真是非常多样,即使在那么小的一块区域,也如此丰富。这些景观都被我们记录下来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打造深海机械能力

  下一步关键是潜器技术国产化

  记者:此前各位已经披露,未来3至4年,“蛟龙”号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在此阶段,我国要做什么来提升深海下潜设备、深海机械能力?

  徐芑南:虽然7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但“蛟龙”号的路还很长。未来3至4年,我们将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在总结“蛟龙”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还将开展常用工作深度专用深潜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这里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完善深海运载器的系列,作为深海运载器,有缆控水下机器人、无缆水下机器人、载人潜水器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深海调查梯队,形成合力。

  要建造和完善载人深潜器的工作母船。要完善深海作业工具。现在载人潜水器只是提供了搭载平台,未来更需要发展让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所需的作业工具,包括取样器、生物筐等。

  金建才:我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潜水器部件的国产化以及潜水器谱系的研发。虽然,此次7000米海试非常成功,但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意识,在深海潜水器建设的整体上来看,毕竟我们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利用海试成功的机会,来促进技术装备的发展,这里的改进空间很大。

  记者:能否举一个例子?

  金建才:比如,“蛟龙”号某些关键部件的备件备品国产化水平亟待提高,业务化运行的系统配套能力尚须加强。业务化运行的支撑条件尚不具备。

  “向阳红09”船作为试验母船尚可,但不具备作为支撑母船开展业务化应用的条件。建造新的工作母船已是刻不容缓。维护保障能力目前也不完备。

  作为“蛟龙”号存放、维护保障基地的国家深海基地建设,至今还未动工。随着“蛟龙”号海试工作的结束,基地建设步伐需要加快。我们也缺乏业务化运行的专业队伍。最后,我认为,建立一套开放共享的应用机制仍需时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共享机制,即便投入业务化运行,也难以充分发挥“蛟龙”号的效用。

  现在是“蛟龙”号进行业务应用的大好时机,我们要以“蛟龙”号海试成功为契机,推进发展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发“蛟龙2号”、“蛟龙3号”等一系列不同深度级别的载人潜水器。

  记者:对于潜水器技术的国产化,目前是否已经有计划?

  崔维成:已经有计划,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目前,“蛟龙”号已实现60%的国产化,40%的设备采购自国外产品,不过最关键的动力系统、生命支持和载荷应急抛载系统都由自己研制。

  下一步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任务:研发45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器,将其中的设备和技术全国产化。其中,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潜水器用锂电池以及国产推进器,是我们目前正在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

  从国内的科研需求来说,4500米级的潜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也很经济实用,相比“蛟龙”号可以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

    来源:南方日报

    “蛟龙”归来,但参与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试的技术人员们片刻没有休息,一登陆便开始参加内部各类技术研讨会,向留守在陆地上的专家、领导们报告海试取得的成绩、发现的问题,一起构思中国深海探测的未来。

  其间,记者专访了“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蛟龙”号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以及此次7000米级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

  崔维成透露,潜水器研发人员已制定下一步研发任务:开展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主要包括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锂电池、推力器,最终研制4500米级全国产化潜水器。据悉,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底完成研制。在此之后将完成潜水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

  7000米级海试成功

  “蛟龙”全部性能得到验证

  记者:7000米级海试成功,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哪些世界级的突破?

  徐芑南:通过这些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全面验证了潜水器的各项性能和功能,充分说明“蛟龙”号具有在占世界99%以上的海域进行海底作业考察调研的能力。

  试验对“蛟龙”号本体系统、水面支持及母船系统共313项功能、性能、指标和作业内容进行了逐一验证,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了多次试验和验证。还取得了丰富的海底科学作业成果,包括海底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地质样品和深海水样,以及大量的海底影像资料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等。

  崔维成:除了“蛟龙”号在7000米深度的安全性得以确认、功能和性能得以实现外,尤其要说明的是,它在国际深潜界,应该说是树起了一个新的标杆。

  因为其他国家的大深度载人深潜器试验中,对设计的最大深度试验都只有一次。而我们这次7000米级海试中,其中5次实际上都算得上是7000米级的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的纪录。

  刘峰:“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海底发现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科学现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使用载人潜水装置到达深海现场进行环境调查采样作业的最佳范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观测采样方面具有的定位精确、信息丰富、低扰动等优势,是使用传统海洋观测方法难以实现的,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跻身国际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在全球大洋开展深海资源勘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带着诱饵下潜7062米

  海底生物跑出来“搬食物”

  记者: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沟,此次下潜,你们在海底看到了什么?

  刘峰:此次海试,我们在海底山沟的两侧和山沟底端进行了下潜作业,为了执行不同的下潜任务,我们安排了6次下潜,其中在一侧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生物,通过视频以及取得的生物样品,初步判断有11种我们未见过的生物,至于是否是新物种,我们将会请生物学家进行验证。

  记者:每次下潜看到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崔维成:我们第2次下潜,到达了海下6965米,那个地方很荒芜,就像一片荒漠,我们以为在那块海底看不到生物,可是在我们第3次下潜的时候就看到了有一些微生物,不过并不多。

  第5次下潜,我搭乘“蛟龙”到达了7062米,我们专门制定计划寻找海底生物,于是带了诱饵下去,一放诱饵,很多生物都从海底的沉积物里爬了出来,原来它们都生活在那里。见到诱饵,这些生物像蚂蚁搬家一样,出来搬。海参、小虾、大鱼等等也全都游了过来。

  但到第6次下潜的时候,又不一样,那一次我们航行了半个小时,进行观察,看到了有几种不同的景观,一开始看到石头比较多,比较大,再过了一段,我们看到一块海底,那里好像刚刚地震过一样,石头坍塌得很乱,很荒凉。

  我们感觉海底地质真是非常多样,即使在那么小的一块区域,也如此丰富。这些景观都被我们记录下来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打造深海机械能力

  下一步关键是潜器技术国产化

  记者:此前各位已经披露,未来3至4年,“蛟龙”号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在此阶段,我国要做什么来提升深海下潜设备、深海机械能力?

  徐芑南:虽然7000米级海试获得成功,但“蛟龙”号的路还很长。未来3至4年,我们将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在总结“蛟龙”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还将开展常用工作深度专用深潜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这里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完善深海运载器的系列,作为深海运载器,有缆控水下机器人、无缆水下机器人、载人潜水器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深海调查梯队,形成合力。

  要建造和完善载人深潜器的工作母船。要完善深海作业工具。现在载人潜水器只是提供了搭载平台,未来更需要发展让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所需的作业工具,包括取样器、生物筐等。

  金建才:我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潜水器部件的国产化以及潜水器谱系的研发。虽然,此次7000米海试非常成功,但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意识,在深海潜水器建设的整体上来看,毕竟我们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利用海试成功的机会,来促进技术装备的发展,这里的改进空间很大。

  记者:能否举一个例子?

  金建才:比如,“蛟龙”号某些关键部件的备件备品国产化水平亟待提高,业务化运行的系统配套能力尚须加强。业务化运行的支撑条件尚不具备。

  “向阳红09”船作为试验母船尚可,但不具备作为支撑母船开展业务化应用的条件。建造新的工作母船已是刻不容缓。维护保障能力目前也不完备。

  作为“蛟龙”号存放、维护保障基地的国家深海基地建设,至今还未动工。随着“蛟龙”号海试工作的结束,基地建设步伐需要加快。我们也缺乏业务化运行的专业队伍。最后,我认为,建立一套开放共享的应用机制仍需时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共享机制,即便投入业务化运行,也难以充分发挥“蛟龙”号的效用。

  现在是“蛟龙”号进行业务应用的大好时机,我们要以“蛟龙”号海试成功为契机,推进发展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发“蛟龙2号”、“蛟龙3号”等一系列不同深度级别的载人潜水器。

  记者:对于潜水器技术的国产化,目前是否已经有计划?

  崔维成:已经有计划,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目前,“蛟龙”号已实现60%的国产化,40%的设备采购自国外产品,不过最关键的动力系统、生命支持和载荷应急抛载系统都由自己研制。

  下一步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任务:研发45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器,将其中的设备和技术全国产化。其中,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潜水器用锂电池以及国产推进器,是我们目前正在集中攻关的关键技术。

  从国内的科研需求来说,4500米级的潜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也很经济实用,相比“蛟龙”号可以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

[返回]